WEDCV155VD5RRV515DV

 

近日,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兩部門下發了關於印發《四川省中小學幼兒園、高等院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第二版)》的通知。 通知明確:《防控指南(第二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四川省教育系統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確保開學安全的工作預案》(川教函〔2020〕38號文印發)同時廢止。 一起來看看 四川省中小學幼兒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第二版) 一、總體原則 (一)防控原則與適用範圍 1.防控原則。科學防治、依法管理、分類指導、家校聯防、醫教聯控,確保學校各項防控措施全覆蓋,無死角。 2.適用範圍。本《指南》適用於全省中小學(含中等職業學校)、幼兒園(以下簡稱「學校」)。 各類兒童青少年校外培訓機構參照使用。 (二)分區分級實施防控 1.低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策略。學校開學(園)複課均按照有關規定實施。開學(園)前做好預案和監測設備準備、(臨時)隔離室預備、環境衛生改善,物體表面預防性消毒處理、教室開窗通風等工作,做好肥皂、洗手液、手消毒劑、口罩、手套、消毒劑等防控物資的儲備。 開學(園)後開展晨午(晚)檢,落實報告制度;禁止校園外無關人員進入,不組織大型集體活動,錯時錯峰就餐。對外地返校返園師生員工進行全面排查,對來自中風險地區的師生員工,一律嚴格實行14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來自高風險地區的師生員工禁止返崗返校返園。對有發熱、乾咳、氣促、呼吸道癥狀的師生員工,及時上報並配合核查排查。 2.中風險地區。實施「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策略。推遲學校開學(園)複課時間,合理開展在線教育、網上學習和居家教育;做好開學前人員排查,嚴格落實報告制度。 3.高風險地區。實施「內防擴散、外防輸出、嚴格管控」策略。學校嚴格採取停課措施,有針對性地加大在線教育、網上學習和居家教育力度。對師生員工進行追蹤隨訪和登記報告,嚴格落實報告制度。 二、明確部門職責 進一步強化落實「四方責任」,即屬地責任、部門責任、單位責任、個人責任。充分發揮政府主導、屬地管理、教育主管、衛生健康監管、學校主體、師生員工及家長全力配合的力量,阻斷疫情在學校的傳播。 (一)教育行政部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本指南。督促檢查本區域內學校認真貫徹落實本指南,指導學校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保障方案有效實施,指導學校做好在校師生防控制度落實、個人防護與消毒等知識和技能培訓。 (二)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負責指導學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協調當地疾控機構、新冠肺炎定點醫院、衛生監督執法機構等支持教育行政部門做好學校防控知識、技能培訓,衛生應急處置指導,確保防控工作科學開展。在疫情防控期間,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按照分級負責原則,安排學校所在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人員(含經培訓的鄉鎮社區公共衛生人員)每周不少於3次對已開學的學校開展疫情防控和師生健康服務工作指導。對防控措施落實情況予以執法監督。 (三)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對轄區內學校校醫(保健教師)、師生員工的體溫檢測、健康狀況監測和校園衛生消毒等進行技術指導,免費培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衛生員或相關工作人員,為學校開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教育提供技術支持。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開展各項應急處置工作。接到聚集性疫情報告後,通過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進行網絡直報,同時報告當地衛生健康行政部門。 (四)學校。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結合本校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完善工作機制,落實相關部門和人員的工作職責。嚴格遵守、認真執行防控方案,保障師生員工的健康安全。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向學校派出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到學校開展疫情防控、衛生健康指導工作,學校應積極配合併接受指導,要為其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 三、建立防控工作體系 基本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聯防聯控;關口前移,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分類管理,部門協同,分工合作;以人為本,預防為主,精準防控;信息共享,心理輔導,依法闢謠。 (一)成立防控新冠肺炎工作領導小組 成立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由校(園)長(法人代表)擔任組長,成員包括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校醫(保健教師)、班主任、後勤處、教育處、少先隊、團委、學生社團負責人及志願者等,全面負責學校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信息匯總組、疫情應急處置組、宣傳組、防疫物資統籌組和後勤服務保障組等,各項工作須任務明確、分工清晰、職責分明、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圖1)。 ... 明確學校主要負責人為疫情防控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校領導為主要負責人;各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本部門防控工作的具體責任人。有多校區辦學的學校,每個校區必須指定防控工作責任人。 (二)制訂和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制度 學校根據本地疫情防控形勢和本校實際情況,制訂和完善科學、規範、操作性強的「兩案九制」等方案和制度,即防控工作方案、應急處置預案;晨午檢制度,複課(復工)證明查驗制度,免疫接種證查驗制度,通風、消毒制度,環境衛生檢查通報制度,傳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健康管理制度,因病缺課(缺勤)登記追蹤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落實各項制度的主要責任人和具體負責人,並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組織開展演練(推演)(圖2)。 ... (三)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 要建立健全學校與教育行政部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衛生執法監督部門、醫療機構等單位的聯防聯控工作機制,協同處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聯合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督促檢查專班,制定檢查程序,確定檢查內容,開展聯合督查,確保學校疫情防控工作機制有效運行,推動學校疫情防控工作落地落實。 (四)嚴格責任追究機制 各地各部門要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及時發現學校疫情防控相關的違規違紀違法線索,從嚴從快查處。督促加強對疫情防控責任落實不力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責任追究,強化履職監督。對防控不力、漏報、遲報、瞞報,造成疫情擴散等嚴重後果的,對在疫情防控中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及弄虛作假等嚴重作風問題的,嚴查嚴處,絕不姑息。 (五)明確學校崗位職責 1.校(園)長崗位職責。 校(園)長(法人代表)是本單位疫情防控第一責任人,分管校(園)長是主要負責人,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人人有責、黨政同責,建立健全學校、年級、班級、家長四級防控工作聯繫網絡,明確學校疫情報告人,負責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學校疫情信息。有多校區辦學的學校,每個校區必須指定防控工作的責任人。 2.教師(班主任)崗位職責。 (1)掌握本班學生假期和返校前14天的健康狀況及旅行和居住史,指導學生填寫和提交健康卡。落實對來自中風險地區學生實行14天居家隔離觀察的要求,決不允許帶病返校。 (2)將新冠肺炎防控知識通過微信、簡訊、校園網等途徑發送給學生和家長,指導學生和家長自我學習,提高防控知識和技能,強化疫情防控法律責任,做好科學防護。 (3)開學後配合校醫(保健教師)做好本班學生每天晨午檢,對寄宿制學生開展晚檢。重點做好發熱、乾咳、氣促、呼吸道癥狀的核查排查,如發現異常情況立刻通知校醫(保健教師)和家長,提示學生戴好口罩,配合校醫(保健教師)將學生轉移至臨時隔離室。 (4)做好因病缺課、缺勤登記追蹤工作,發現學生身體健康異常時,應及時上報給本校傳染病疫情報告人,並配合做好相關防控處置工作。 (5)開學前,組織學生進行網絡化課程教育教學,對學生實行統一管理,做到「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 3.校醫(保健教師)崗位職責。 (1)應承擔並履行學校疫情報告人的工作職責,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掌握本校師生員工因病缺課、缺勤情況,開展缺課、缺勤人員病因追蹤。如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要協助學校在規定時間(2小時)內向屬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圖3)。 ... (2)統籌指導開展本校師生員工的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師生員工及家長疫情防控知識和技能,配合心理諮詢師(心理老師)做好師生員工心理疏導工作。 (3)指導督促各部門和班級做好開窗通風和清潔消毒工作。如學校發生傳染病疫情,在疾控機構的指導下立即開展密切接觸者排查,按要求開展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生活、學習場所及校園環境的清潔消毒,協助學校做好疫情防控其他工作。 4.食堂人員崗位職責。 (1)食堂人員須持證上崗,加強晨午(晚)檢和缺勤追訪。操作前,必須洗手消毒,一律穿戴好工作衣帽、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按要求規範操作,防止食品交叉污染。 (2)食堂人員每天早、中、晚測量體溫,並做好記錄。如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脫離崗位及時就診,待完全康復後憑醫療機構出具的復工證明,經校醫(保健教師)複查審核通過後方能返崗。 (3)食堂人員要嚴把原材料採購關,嚴格落實進貨查驗與索證索票登記制度。嚴禁制售野生動物相關食品。 5.門衛、校園保安崗位職責 (1)每天早、中、晚進行體溫檢測,並做好記錄。上崗前做好自身防護,正確佩戴合格的醫用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禁止帶病上崗。 (2)配合學校做好教職員工上班、學生上學晨午檢和放學工作,審查入校人員的身份,檢測體溫,不符合要求者一律禁入。 6.宿舍管理員崗位職責 (1)每天早、中、晚進行體溫檢測,並做好記錄。上崗前做好自身防護,正確佩戴合格的醫用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禁止帶病上崗。 (2)做好進入宿舍的人員管理,審查進入宿舍人員的身份,實名登記並檢測體溫後入舍,不符合要求者一律禁入。 (3)做好宿舍、樓道、衛生間、浴室等區域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做好門把手、開關、床欄等頻繁接觸物體表面的規範消毒。 7.清潔人員崗位職責 (1)每天早、中、晚進行體溫檢測,並做好記錄。上崗前做好自身防護,佩戴醫用口罩或更高防護級別的口罩。禁止帶病上崗。 (2)做好校園清潔衛生,按學校要求做好消毒殺蟲工作,重點做好門把手、水龍頭、樓梯扶手、室內健身器材等高頻接觸表面的清潔消毒。 四、開學前工作 (一)完善疫情防控措施 各學校要進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措施,再次對組織領導、工作制度、運行機制、人員培訓和崗位職責等進行梳理自查。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聯合衛生健康、疾控、應急管理等部門,對學校的疫情防控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儘早發現問題,督促及時整改,確保開學安全。 (二)全面全員排查 1.教職員工返崗。各地各學校要全面掌握教職員工的健康狀況和居住地疫情情況等信息,全面摸清重點人群底數並建檔(圖4)。 ... 學校所有教職員工返崗時必須提交健康卡,健康卡內容包括:返校前14天個人旅行和居住史、自身健康狀況、家庭密切接觸成員健康狀況、假期是否前往疫情高、中風險區、是否有境外旅居史、是否接觸高、中風險區高危人員等。對來自中風險區的教職員工實行14天居家隔離觀察,決不允許帶病返校返崗。對暫緩返崗的,要做好崗位補缺等工作。對符合返崗要求的教職員工,要結合崗位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防控知識培訓,確保人員培訓全覆蓋。對發現身體健康狀況異常的教職員工應及時隔離就醫。校內家屬區的居住人員參照教職員工要求執行。對所有境外入(返)川教職員工原則上均要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從低風險國家和地區入(返)川的,經評估後可居家隔離觀察14天。在省外已接受14天隔離措施且無異常者,經本人申報登記、提供證明材料並作出承諾後,不再採取上述措施。對14日內境外入(返)川且未進行核酸檢測的教職員工,應立即進行隔離,並補充進行正規檢疫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陽性者,送至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進行處置;核酸檢測陰性者,應送至指定場所集中隔離觀察或居家隔離觀察。 2.學生情況摸排。學校以班級為單位,全面建立健康臺帳和健康檔案,對每一名學生進行排查。指導督促學生如實填寫、提交健康卡,內容包括:返校前14天個人旅行和居住史、自身健康狀況、家庭密切接觸成員健康狀況、假期是否前往疫情高、中風險區、是否有境外旅居史、是否接觸疫情高、中風險區高危人員等。對來自中風險區的學生實行14天居家隔離觀察。對所有境外入(返)川學生原則上均要實行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從低風險國家和地區入(返)川的,經評估後可居家隔離觀察14天。在省外已接受14天隔離措施且無異常者,經本人申報登記、提供證明材料並作出承諾後,不再採取上述措施。對14日內境外入(返)川且未進行核酸檢測的學生,應立即進行隔離,並補充進行正規檢疫和核酸檢測。核酸檢測陽性者,送至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進行處置;核酸檢測陰性者,應送至指定場所集中隔離觀察或居家隔離觀察。決不允許帶病返校。 (三)物資儲備和衛生設施保障 1.防控物資儲備。在當地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幫助指導各學校落實好防控工作經費,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儲備疫情防控必須的口罩、手套、洗手液、體溫測量儀、消毒液等物資,確保應急防控物資儲備到位。不允許強制要求學生家長準備口罩等防控物資。 2.衛生設施保障。根據學校師生規模在適當位置增加水龍頭數量,安放肥皂、洗手液等,在醒目位置張貼「七步洗手法示意圖」(圖5),滿足師生員工洗手需求。合理設置相對獨立的(臨時)隔離室,用以暫時留觀身體不適的師生員工,避免交叉感染。校門口和校園內設置專用的廢棄口罩垃圾桶。學校要準備好充足的紅外測溫儀等測溫設備,安排多通道體溫測量點,避免入校時人員聚集。有條件的學校可在校門入口處設置紅外熱成像儀。 ... (四)校園清潔消毒和食宿管理 1.校園清潔消毒。學校要開展清潔消毒人員培訓,認真開展疫情防控隱患排查和整治,徹底清除各類病媒生物孳生環境,不留衛生死角。組織人員對門衛室、樓道、電梯、走廊、教室(包括功能教室)、辦公室、食堂、宿舍、衛生間、圖書館、會議室、醫務室(保健室)和(臨時)隔離室內外進行全面清潔消毒,保持室內通風。 2.食宿管理。做好食堂和宿舍清潔消毒等準備工作,嚴格食材進貨渠道,規範做好食堂從業人員和宿舍管理人員的健康管理,身體無異常且經過防控知識培訓考核合格的食宿從業人員方可返崗。 (五)教學安排和個別輔導 1.做好教學安排。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優化細化春季學期和全年教育教學計劃,科學安排教學進度,切實做好延遲開學期間線上教學與開學後線下教學的無縫銜接。根據疫情防控要求,科學制定教材發放工作方案,確保教學用書發放安全。 2.做好師資調配。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特別是民辦學校)要提前預判教師返崗情況,要提前調配好師資,確保開學後教學需要。如需臨時招聘人員,要嚴格按照教職員工返崗標準,對擬聘用人員進行全面排查、審核和培訓,堅決杜絕「帶病上崗」。 (六)加強宣傳引導和心理疏導 1.加強宣傳引導。要對師生員工開展疫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積極配合當地採取的各項防控措施。引導教職員工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正確認識應對疫情。要提前制定輿情應對與引導預案,及時處置負面輿情。 2.做好心理疏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各學校要面向全體師生開展疫情防控的心理健康教育,對特殊群體做好心理輔導和疏導。 五、開學後工作 開學時間確定後,各學校要及時通過校園網、公眾號、微信、簡訊、電話等渠道,向學生和家長發布開學通知,提出返校防控要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和家長了解開學安排和防控要求,積極配合學校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經審核不符合返崗返校要求的師生員工一律不到校。按屬地疫情防控要求進行居家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一)開學當日 1.分批分散報到。各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周密的上學放學工作計劃,引導學生和家長選用科學合理的交通方式往返學校。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分年級、分批次、分區域有序安排學生返校報到。避免報到當日校門口出現人員聚集。家長和其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入校門。 2.嚴格檢測體溫。所有入校人員均需接受身份審核和體溫檢測,符合要求方可入校。對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呼吸道癥狀的立即按程序隔離、報告、就醫。 (二)開學後至疫情全面解除期間 1.強化思想政治教育。要強化黨的全面領導、社會主義優越性、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品格和報效祖國的理想信念。 2.做好疾病防控知識教育。以新冠肺炎防控、心理健康、安全知識為重點,對所有師生員工開展疫情防控知識教育,鼓勵科學鍛鍊、營養膳食、合理作息,增強體質健康。 3.做好上放學防護措施。實行分學段「錯峰錯時」上學放學。在此期間,儘量不乘坐公共運輸工具,提倡步行或家長接送學生。學校配備校車的,應按防控要求嚴格管理和乘坐。家長要佩戴口罩在校門外有序接送學生。乘坐公共運輸工具的學生,途中應全程佩戴口罩,儘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觸車上物品、與他人近距離接觸。下車回家或到校後立即進行手部清洗消毒,做好個人衛生防護。 4.落實每日體溫檢測。嚴格執行師生體溫每日晨、午、晚檢和「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呼吸道癥狀的要立即進行隔離觀察,並立即聯繫就醫。學校應在第一時間向當地疾控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按照當地疾控機構要求做好相關人員核查排查,落實環境消毒等各項防控措施。 5.實行因病缺勤、缺課登記追訪。嚴格執行因病缺勤、缺課病因追查登記制度,學校要安排專人做好缺勤、早退、請假記錄,每天不少於一次對缺勤缺課師生員工進行電話訪問,了解其身體狀況,提出健康建議,記錄並匯總相關情況。對不按照要求進行報告的一律嚴肅處理。 6.加強校園環境清潔消毒。加強人員密集場所衛生管理,每日對教室、宿舍、食堂、室內運動場館、圖書館、活動室、教師辦公室、實驗室、電梯、廁所等重點場所和區域進行清潔消毒,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劑進行擦拭,作用30分鐘後用清水擦拭。加強室內場所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至少通風3次,每次至少30分鐘,課間儘量開窗通風,停止使用中央空調。儘量減少室內公共場所的使用,如必須使用公共上課場所(如音樂室、舞蹈室、計算機教室、實驗室等),要求每批學生使用後消毒1次。 7.加強學校出入管理。學校一律實行封閉管理,師生員工進入校門一律核驗身份和檢測體溫,校外無關人員一律不準進入校門,如水電氣維修等特殊原因進入校園的必須登記。加強學生上課時間校門管理,未經批準一律不得離開校園。不服從管理者一律嚴肅處理。 8.嚴格食堂衛生管理。學校食堂、學校集體用餐的配餐單位、供水設施需在有關單位指導下進行全面檢查和清潔消毒,合格後方能運行。每天對食堂從業人員進行晨檢和餐前檢查,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食堂人員規範著裝,做好個人衛生,在製備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後、餐前便後、接觸垃圾後,及時按規範洗手。嚴格做好食品索證索票和進貨查驗工作,確保來源正規,尤其加強對肉及肉製品的查驗。嚴禁制售野生動物相關食品。加強餐廳開窗通風和清潔消毒,加強餐具的清潔消毒,餐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鼓勵學生自帶餐具。餐具、廚具去殘渣、清洗後,完全浸沒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或採用熱力消毒櫃等消毒方式。對不能採用加熱消毒的,可採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消毒後應當將殘留消毒劑沖凈。消毒後的餐廚具存放在保潔櫃中。在食堂入口醒目位置放置免洗洗手液供就餐前餐後使用。要分散就餐,避免集中;在食堂就餐的,應加大間隔、單面用餐、禁止交談就餐。 9.加強學生宿舍管理。學生宿舍實行封閉管理,進入人員做好實名驗證登記和體溫檢測,學生在宿舍區內不串寢、不聚集、不扎堆,與他人近距離交談時佩戴口罩。每天按要求進行晨、午、晚檢,做好記錄和建檔。疫情防控期間杜絕外人來訪。指導學生做好宿舍每天持續開窗通風,尤其是中午、晚上學生在宿舍內休息、睡覺期間必須開窗通風。被褥及個人衣物要定期晾曬、定期洗滌。如需消毒的,可煮沸消毒30分鐘,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鐘後,再常規清洗、晾曬。按要求加強對樓梯扶手、門窗、床圍欄、電梯等高頻率使用部位的定時清潔消毒。宿舍樓內設立廢棄口罩專用回收桶,方便投放廢棄口罩,其他生活垃圾按要求分類收集和處置。引導寄宿生做好寢室衛生,不共用、混用臉盆毛巾、漱口杯、牙刷等物品。學校浴室要分時段、分批次開放,每使用一個批次全面消毒一次。 10.儘量減少聚集活動。學校應本著嚴格控制聚集的原則,不組織大型的室內報告會和聚集活動,集體性活動儘量安排在室外進行,不安排跨年級的集中課後託管服務,不組織學生參加校外集體活動。不組織任何進校園內的家長會和家長開放日等活動。教師開會研討儘量採用視頻、電話會議等形式,必要的小型會議應控制人員和時間,做好開窗通風。 11.師生注意個人防護。疫情解除前,在中、低風險地區,日常應隨身備用口罩,在人員聚集或與其他人近距離接觸(小於等於1米)時戴口罩。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避免用手觸摸眼睛、鼻、口。不隨地吐痰,咳嗽或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蓋口鼻,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後投入有蓋垃圾桶。確保學校洗手設施運行正常,中小學校每40~45人設一個洗手盆或0.6m長盥洗槽,並備有洗手液、肥皂等,也可配備速干手消毒劑。養成勤洗手習慣,飯前便後、活動後、戶外回到室內、傳遞文件和資料前後以及接觸扶手、門把手、電梯按鍵、話筒等物品後應及時按照「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動水洗手,整個洗手過程不少於30秒,揉搓時間不少於15秒。師生間、同學間交談保持適當距離,乘坐電梯應保持一定距離,有序上下樓梯,避免擁擠。不參加人群聚集活動。養成良好的作息時間,適當進行自身運動鍛鍊,保持身體健康,提高自身免疫能力。 12.加強學校安全工作。要在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工作的同時,統籌做好學校安全工作,集中力量開展學校安全大檢查,重點對校舍、消防、危險化學品、特種設備、食品、校車、校園周邊環境等進行拉網式檢查。對排查出的問題,要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全面加強整改和管控。要加強巡邏力量,加大校園巡邏頻次和力度,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妥善進行處置,著力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保證疫情防控期間不發生安全事故,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 13.加強值班備勤。各學校要嚴格落實領導帶班、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保持通信暢通,確保一旦發生緊急情況,隨時聯絡,快速處置。寄宿制學校必須安排學校領導夜間在校值守。 六、疫情應對 (一)師生可疑癥狀及病例處置。師生若出現發熱、乾咳、氣促、呼吸道癥狀等異常情況,應及時隔離觀察和就醫;若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向學校疫情報告人報告同時啟動應急預案。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原則,學校應於2小時內向疾控機構和教育行政部門報告,配合疾控機構做好人員核查排查和後續相關工作。對疑似病例生活學習場所和用品用具等,按照疾控機構的要求及時進行消毒(圖6)。 ... (二)一般接觸者管理。對共同生活、學習的一般接觸者進行風險告知,如出現發熱、乾咳、氣促、呼吸道癥狀以及腹瀉、結膜充血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應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密切接觸者的判定、追蹤、管理。 (三)掌握隔離人員情況。安排專人負責與接受隔離的教職員工家人或學生家長進行聯繫,了解掌握相關狀況。

 

 

內容簡介

  家族治療師需要「住」進每個家庭的關係與文化脈絡中,
  才能明白他們痛苦的內涵,從悲傷中發現家庭的力量,
  見證家庭苦難散發的光芒。

  孩子活在真實的陰天,遠比活在虛偽的陽光下好。
  當父母願意自由地和孩子一起面對痛苦,就開始勝過痛苦。

  我發現當女人可以了解她有多脆弱時,也是她最強壯的時候。
  當她發現了她的夢想,也是她痊癒的時候。

  治療,是在既有的脈絡下,發現底層的一絲美好。
  看見令人感動的心意,就是獨特的故事。

  撰寫台灣第一篇家族治療碩、博士論文的賈紅鶯老師,曾經參與台灣第一個醫療體系家族治療門診,到英國泰維史塔克醫院(The Tavistock and Portman NHS Foundation Trust)進修家族治療,於歐洲知名的萬寶路家庭服務中心(Marlbrough Family Service)擔任榮譽家族治療師。從倫敦到台灣,她接觸家庭暴力、性侵害、精神疾病、被機構安置等多重壓力家庭,以及跨文化移民家庭愛痛難分的故事,當悲傷被看懂了,人就長出力量,從他們的轉變也見證了後現代家族治療的療癒歷程。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賈紅鶯


  心理師/家族治療師/督導/副教授
  專長:後現代家族治療與督導、系統心理治療與督導

  台灣家族治療研究創始者、家族治療實務與研究迄今二十八年

  ‧台灣國家高等考試諮商心理師證照
  ‧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督導認證
  ‧國立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退休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諮商組)博士
  ‧英國倫敦萬寶路家庭服務中心榮譽家族治療師(2003〜2006)
  ‧英國倫敦泰維史塔克醫院家族治療文憑
  ‧臺灣婚姻與家庭輔導學會家族治療訓練講師
  ‧華人伴侶與家族治療協會後現代家族治療督導
 

目錄

推薦序  長出希望與美好                 陳秉華
推薦序  活在故事裡的省思               林鴻信
推薦序  反思性家族治療的奇幻旅程       王仁邦
作者序  行在家族治療實踐與反思的路上   賈紅鶯
 
Ⅰ諮商故事
第一篇  我的人生從零開始
我想知道,我母親的自殺和我公公的自殺有什麼關係?
我爸爸的外遇、先生的外遇和大姊夫的外遇有什麼關係?
我的憂鬱、母親的憂鬱和我女兒的憂鬱有什麼關係? 
 
第二篇  媽媽,可以來看我嗎?
治療,從問一個好問題開始。
第一次家族治療,促成了一場動人的母女團圓,
而不是感覺悲傷、「被拋棄」的心理諮商。
 
第三篇  消失的父親
父親是很多孩子最深的受傷,奇怪的是:
父親一旦願意坐下來,好好明白孩子怎麼了,
孩子就很快原諒他,就好了。
 
第四篇  失去的滋味
有時候,真的需要先逃開悲傷,才能有哭的力氣。
失去像賊,防不勝防,令人驚慌,
但是走過了,就更懂人生滋味。
 
第五篇  我的人生被切成一段一段
死裡逃生的過去、一夕崩盤的工作、疾病纏身的就醫之路……
我的人生被切成一段一段,但是我並不缺乏。
 
第六篇  辛苦了:見證的力量
當一個人訴說,他要的不是解決,不是被幫助,而是被見證。
見證是一種聽懂,並且能說出其中蘊含的意義,
見證他人的故事,可以帶來希望與美好。
 
第七篇  我和我的夢一起走過
我發現當女人可以了解她有多脆弱時,也是她最強壯的時候。
當她發現了她的夢想,也是她痊癒的時候。
 
第八篇  婚姻是傷,關係是藥
面對婚姻的難,治療師可以開出很多藥方,
各門各派,各說其是。
仔細聽,個案已經告訴你了,
聽懂了才能一起找到解藥。
 
第九篇  最好的朋友,最難的關係
長期生活在一起,
對於對方有更多的自以為是,更少的好奇和不知道。
夫妻連好朋友的標準都達不到,
怎能奢談「成為最好的朋友」?
 
第十篇  斷了線的風箏 
離了家卻也沒有真的離家,像是想掙斷線的風箏,
線的那一頭,連著的是愛痛難分的家,
最不想卻又頻頻回首的也是最緊密的家……
 
Ⅱ治療反思
第十一篇  心理師也是人
了解個案從了解自己的脆弱開始。
為什麼治療師不喜歡自己的脆弱呢?
能力不會帶來真實的關係,脆弱能。
 
第十二篇  沒有同理技巧的文化同理
不了解故事,何來同理?
沒有故事的人,也很難同理。
只有從我們的故事走到個案的故事,
才有資格談論同理這件事。
 
第十三篇  好的問題帶來好的解決
治療,是在既有的脈絡下,發現底層的一絲美好。
看見令人感動的心意,就是獨特的故事。
 
第十四篇  對話如血液
問句是一種邀請,回答則是踏出不同的舞步,
一問一答之間,也帶領個案移動他/她現在的生命位置。
 
第十五篇  治療師的無助之助
治療師對個案的無助,才是真情流露。
治療師不是旁觀地解決問題,
而是在問題內與自己、與對方真誠地談心。
 
第十六篇  拒學的孩子在拒什麼?
孩子活在真實的陰天,遠比活在虛偽的陽光下好。
當父母願意自由地和孩子一起面對痛苦,就開始勝過痛苦。
 
第十七篇  從成癮到關係:原來是文化病
治療是抽絲剝繭,把「癮」背後的關係、文化脈絡呈現出來,
讓沒有說出的聲音說出來,就不需要再靠「癮」說出來了。
 
第十八篇  問題不在家庭
不同系統的爭執如同父母之間的齟齬,卻忘了孩子到底需要什麼?
家族治療師要讓不同系統考量孩子的利益,彼此對話,
聆聽孩子的聲音,找出共同合作的方向。
 
第十九篇  相同文化,不同故事
很多愛父母的孩子都會奮不顧身地跳進父母的關係中,
一旦父母關係出現戰況,當然受傷最深的也是這些照顧父母、
保護那些幼稚大人的孩子。
 
第二十篇  反思現代的後現代家族治療
當每一位治療師願意時時站在自我反思的立場,
不是執著自己的理念,而是接受自己也被其他人(包括家庭)觀察,
我們就進入後現代家族治療了。
 
第二十一篇  後現代反思下的家族治療
從倫敦到花蓮,我接觸到社會最底層的家庭,
從他們的轉變也見證了後現代思維家族治療不僅可行,甚至非常有力量。
 
參考文獻
 
 

作者序

行在家族治療實踐與反思的路上     

賈紅鶯


  我的原生家庭帶我走向家族治療。

  我摯愛的父親原是地主之子,因為國難十六歲赴戰場,從此再也見不到他的母親。戰後來到台灣,胼手胝足,做三份工作養活我們四個女兒。民國七十九年,他離開人世,在師大研究生宿舍昏黃的燈光下,我抱著章勝傑教授由美國飄洋過海寄來的文獻,看到family therapy,心情激動不已(當時國內找不到任何一篇家族治療文獻)。民國八十年,我完成台灣第一篇家族治療碩士論文,在首頁的致謝詞寫下──

  感謝上帝,賜給我一個不完美的家,我因而得以終生致力於它。

  二十八年來,我果真走在這個異象上,直到如今。

  一九九四至二○○○年,我參與台灣第一個醫療體系家族治療門診,完成第一篇家族治療歷程研究博士論文。二○○三至二○○六年,我有幸到倫敦泰維史塔克醫院(The Tavistock and Portman NHS Foundation Trust)進修家族治療,也在歐洲知名的萬寶路家庭服務中心(Marlbrough Family Service, MFS)擔任榮譽家族治療師(在此特別感謝外子支持),之後到東華大學諮商與臨床心理學系服務,期間有機會協助一些社會底層、其他社區與輔導中心無法處理的個案,包括家庭暴力、性侵害、父母離異、精神疾病、被機構安置等多重壓力家庭個案,他們在我們進行家族治療後改變了。本書第一部分記錄這些從英國到台灣的家庭故事,每一位個案讓我相信家庭可以是最好的藥,在他們身上不只看到傷痛,更看見力量。
    
  悲傷,有沒有可能變成關係的良藥?我發現如果只看見問題,問題會越來越多;看到力量,就長出更多力量。然而,只有當悲傷被看懂了,人才甘心長出力量,要怎麼看懂,需要還原到關係脈絡,一點都不能簡化,這就是家族治療從關係開藥的歷程。在療癒的過程中,家庭不再被主流論述的疾病與問題產生的羞辱綁架,而能擁抱自己獨特的幸福,坦然領受痛苦的勳章,慢慢看見困難、殘缺、凋零中展現的美麗、希望與力量。
    
  每一次真誠面對悲傷的同時,傷痕也開始散發出懂得人間疾苦的特調芬芳,因此我們可以坦然面對悲傷。

  因為悲傷總是比快樂的眼淚更多;
  因為悲傷的痛苦被說出來總是感動人心;
  因為悲傷,我們才更明白這個世界;
  因為當我們越想要逃避悲傷,就越痛苦;
  因為幸福中不會沒有悲傷,悲傷使短暫的幸福更珍貴;
  因為悲傷中的一絲幸福,比沒有悲傷考驗的幸福更幸福;
  因為認識關係中的悲傷,我們才開始認識真實的關係;
  因為有悲傷的真實關係,比虛假的快樂關係更好;
  不因為看起來更幸福就沒有悲傷,悲傷的人也不一定沒有幸福。
    
  治療師的眼光需要從關係看懂悲傷,找到力量,看到能力也看到悲傷,故事才得以完整。至於說,是一種揭開,敢去揭開就不會結下難看的疤,每一種疼痛都值得被見證,一旦看了、說了、懂了,該說的說出來,該聽的人聽見,經由對話,從傷痛中找到力量的路徑,因此可以說我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聖經》哥林多後書十二章十節)。
    
  家族治療源自一九五○年,一群精神科醫師探討為什麼精神分裂(現在改稱思覺失調症)住院病人在醫院復原了,回到家不久又復發?發現不只是個人的問題,而是家庭生病了,很多功能不良的家庭會傷人。到了一九九○年代的後現代思維,一些家族治療師反思家庭的病其實很多來自社會,如貧窮、種族、權力等。前者把家庭視為病源,後者則視為力量,其實兩者都有,家庭是傷也是藥。
    
  再說一個真實小故事。

  一位在健康溫暖家庭中成長的陽光大學生,遇到一場嚴重車禍,身體重生但內心餘悸猶存,始終快樂不起來。我建議他找諮商師,沒想到他回應我,諮商師聽了他的故事只告訴他:「你得了憂鬱症、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這個大學生非常不解:「什麼?只因為車禍,我過去的陽光都不算數?我在心理師的診斷下,一下子就變成了憂鬱症患者!」此後他再也沒有回去找那位諮商師。
    
  那位諮商師給了他診斷,卻一點也沒有幫助到他。這樣的助人事件其實每天一再發生,是不成熟甚至帶給個案傷害的治療師。治療師不只診斷,還要懂得開心靈的藥。本書也是寫給願意真誠反思、想要幫助人的人,包括父母、老師和所有助人者。讓我們不要成為自以為專業,卻只是為人貼上DSM(即《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標籤的治療師。
    
  後現代反思的治療師不是站在高高的位置審判,把人變成一種分類的診斷病名,而是將這些看似疾病、失能、憂鬱、創傷……背後的一線生機找出來。治療師像一個送禮物的人,每次談話讓人覺得受益匪淺是我們的責任,要學習聽懂那些還未被聽懂的聲音,不懂就誠實告知我們不懂(如同我們沒有生死交關的車禍經驗),但是很想懂,對話才可能開始。後現代反思的治療師不只是修復家庭問題,而且要具備去問題化的能力,引發對話,帶出泉源,成為自在自得的治療師。
    
  在這個充滿焦慮的年代,社會的不安影響家庭,邀請你至少從聆聽家人的故事開始,非常重要。治療師不能只與個人工作,幫助家庭也是助人者必備的能力。
    
  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我的母親過世,很遺憾沒有更多陪伴她、和她分享,這些遺憾讓我知道其實我有多麼愛她。我自己或是我所接觸的家庭,都把別人認為的傷,活成自己的藥,希望你也看見悲傷中蘊藏的幸福,敢於吐露悲傷,別再管這個世界怎麼想。
    
  家族治療在於觀察關係,關係奠基於背後的文化脈絡,要在治療時「住」進每個家庭的關係與文化脈絡中,才能明白他們痛苦的內涵;從悲傷痛苦中發現家庭的力量,見證家庭苦難散發的光芒,如此即邁向了療癒。

  感謝亦師亦友的陳秉華教授支持我完成台灣第一篇家族治療博士論文;感謝摯愛的家人Michael、Venetia、Joy,我們一起走過的路證明家是最好的療癒。本書故事主角(皆已更改基本資料)向世人見證關係是傷也是藥,這些故事將持續開啟家庭療癒的力量。

推薦序

活在故事裡的省思     

林鴻信(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關係是傷也是藥」,這是多麼震撼人心的一句話!

  人的生命存在於關係當中,人的受傷往往在於關係當中,然而受傷若能得著醫治也經常在於關係中。
  
  人一出生就在群體中,因此人與人的關係如果健康,可以開發健全的自我,反之,人與人的關係如果不健康,自我的成長必定要面對許多艱辛。
    
  個體與群體、自我與他者又有相互加成或相互遞減的循環。健康的個體可建構健全的群體,而健全的群體則可形塑健康的個體,如此形成正向循環,反之則相互遞減;健康的自我可促成健康的他者,而健康的他者則可塑造健康的自我,如此形成正向循環,反之亦是相互遞減。
    
  人既是關係的參與者,就可能是關係的受益者或受害者,而那使人得以受益或受害的關係卻又經常和參與者本身有密切關聯,這意味著人本身往往就是在關係中受益或受害的重要關鍵,然而這經常需要有智慧的諮商者提醒或幫忙。
    
  本書採用「諮商故事」與「治療反思」兩部分,足見作者的用心,呈現諮商過程的兩個角度,一個是故事情節的角度,另外則是諮商者的反思角度。諮商者需要不斷地檢視故事並且自省,才有成長的空間,感謝作者把這些寶貴的經歷與讀者分享,也讓讀者得到成長的可能。
    
  此書的智慧令人想起德國神學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 1906-1945)的名言:「凡不能獨處的,就當避免團契生活。凡不能在團契中生活的,就當避免獨處。」 這話的意思就是:「凡不能獨處的,就不應進入關係。凡不能處於關係裡的,就不應獨處。」「與自己相處」是「與他者相處」的前提,而「與他者相處」則是「與自己相處」的前提。潘霍華看見獨處與關係有如一體之兩面,凡能與自己相處的人才具有能力與別人相處,如此的關係可望成為醫治的「藥」;而凡是無法與自己相處而總想要逃入與別人的關係者,經常帶來自己與別人的「傷」。
    
  潘霍華在獄中時,就身體囚禁而言他是孤立的,但就心靈連結而言,他則是豐富地繼續被各種關係孕育,其中有造物主與被造者的關係、父母與子女的關係、兄弟姊妹的關係、愛人的關係、朋友的關係以及與一切天父兒女們的關係,健康的關係是他在獄中面對許多困難考驗的力量來源,可以說是他在獄中的「藥」。然而,若是不健康的關係的話,不但無法醫治傷害,反而成為痛苦──「傷」的主要來源。
    
  我們都活在故事裡頭,也都需要傾聽故事,才能學習如何在自己的故事裡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然而,有時我們也需要抽離故事,才能看清楚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如何改進。當諮商師進入諮商輔導時,有可能因傾聽故事進入其中太深而迷路,也有可能因投入諮商過深以致缺乏檢視自己的能力而陷入偏執,因此需要抽離反思的空間,此書提供我們非常好的自我省思之提醒。

二○一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Dietrich Bonhoeffer, Gemeinsames Leben (München: Chr. Kaiser Verlag, 1987), 66. 參:潘霍華,《團契生活》,鄧肇明譯(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6),79。

推薦序

反思性家族治療的奇幻旅程     

王仁邦(伯特利身心診所院長)


  這是一本迥異於過去家族治療書籍的好書!這本「反思筆記」是賈紅鶯博士/心理師用投入家族治療二十八年的經驗所寫成。算一算自己從醫學生時代認識她至今竟也剛好二十八年了,彼此的關係包括了師生關係、治療師與個案朋友的關係、於台灣或英國接受家族治療訓練的學員或學姊弟的關係、目前於診所從事家族治療與教學的合作關係,以及一起於台灣神學院修課的信仰群體關係,從這些不同社會文化脈絡的關係中,深刻感受到她是一位以個案為中心且成熟的家族治療師與系統治療師,竭力以後現代的核心能力來促成家庭成員與社會系統之間的互相對話,更是一位擅長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的老師,在這方面,我自己也受惠許多。我推薦這本書,因為它具有以下幾點特色:

  一、從個案的論述去做反思
  從這本書的編排順序來看,作者主要以個案的論述故事為基礎來做治療的反思,甚至僅用最後兩章篇幅來說明後現代家族治療的理論與對現代家族治療的反思,這種編排寫作的方式,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已不知不覺進入了個案的故事、作者的反思與自己的反思。

  二、跳出傳統病理學架構而看到個案的毅力
  作者跳出傳統精神、心理與家庭的病理架構,以個案的論述為基礎,透過相信、觀察、聆聽中的同理去見證個案的辛苦與力量,與個案如跳探戈般重新跳出一個個充滿淚水與可能性的故事,透過對論述深刻同理後的重新框架(reframing),讓讀者可以從個案的故事中看到毅力、盼望與改變。

  三、帶領讀者看到使用語言來對話的神奇能力
  作者提到了語言在社會建構中的意義,包括語言的權力與行動的意義,透過從文化脈絡中去理解語言,治療者就是邀請家庭成員一起「講故事」,探究共同做的好故事。她並以「對話如血液」來說明對話的重要性,它可以創造個案的改變,我很喜歡本書中的這句話:「治療的改變是讓想要發生而沒有發生的對話,可以發生」。另外,作者一再以案例說明好的問題可以解開重組家庭的僵局,強調問句是「家庭治療師的祕密武器」,透過節錄年輕治療師與學生的反思片段,看到了在對話的點火下可以促成整片仙女棒的光芒。

  四、跨個案、治療師與不同文化藩籬下的生命故事
  作者以個案的故事脈絡為對象,也開放了自己的生命故事,包括夫妻冷戰、母女關係與跨語言的適應困境,這些過程促成了與不同文化脈絡個案的關係建立,作者甚至以她的軟弱與不了解個案來同理個案的處境,所以這是一本由個案與作者所寫成的書,交織出一個個美麗的生命故事與對話中的反思。

  五、對治療師、跨資源系統與現代家族治療的反思
  作者很勇敢也語重心長地對治療師和系統合作提出了反思與挑戰,包括對家族治療師的提醒,以及資源系統間無法合作對個案造成的危害,所以這不僅是一個家族治療師必讀的「箴言書」,對於促進系統間對話的系統治療師,作者提出了重要的態度與原則。

  我何其有幸,最近開始與作者進行反思團體的家族治療,但更有福的是這本書的讀者,您們可以與作者二十八年來致力於家族治療的反思進行對話,增加您於不同社會建構下對個案文化脈絡的反思能力,以語言來促成對話與改變,歡迎您一起加入後現代家族治療的奇幻旅程!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693922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24頁 / 15 x 21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內容連載

第一篇
 
我的人生 從零開始
 
我想知道,我母親的自殺和我公公的自殺有什麼關係?
 
我爸爸的外遇、先生的外遇和大姊夫的外遇有什麼關係?
 
我的憂鬱、母親的憂鬱和我女兒的憂鬱有什麼關係

我的人生從零開始。

十一年之後再見到眉,她的這句話一直被我記了下來。
 
十一年前我在英國古老的泰維史塔克醫院進修前衛的後現代家族治療,卻回到所謂台灣偏鄉的花蓮教書,當時不覺得這有什麼;現在回想起來,一般人大概最想選擇的會是台北,不是花蓮。但是我只是順著生命的流動。
 
那一天,眉到當時我工作的機構找我,請我幫她做家族治療。
 
眉長得眉清目秀,五官方方正正,說話輕柔卻語氣堅定,很像播音員般的字正腔圓,在高等教育機關任職公務人員。當我們坐下來一起畫她的家庭圖,她知道這回事,原來她有助人專業背景,而且上過家族治療的課。
 
眉來找我,是為著她的女兒。當時她的女兒被安置在機構,機構安排她做家族治療,她主動找到了我。
 
第一次會談,從她柔和徐緩的聲音中,知道她有十個兄弟姊妹,本來她應該是最受寵的老么,卻因為繼母生的妹妹比她優秀,光環不見了,「我始終不確定自己的價值」,人生被比了下來,而且不是親生的妹妹。
 
但是她說的同時,也沒有流露恨意,因為小時候繼母給她吃好的、穿好的。
 
「妳為什麼偷吃了我們的糖?」
 
我們一起畫家庭圖,需要兩張紙才畫得下。她接著說的故事更令我吃驚:
 
那個晚上,她是第一個看見母親自殺的人,記得母親的嘴巴紅紅的,年幼無知的她還說:「妳為什麼偷吃了我們的糖? 」
 
母親從醫院回到家,她也是看見繼母拔掉母親呼吸器的孩子。
 
母親在繼母到家裡前就開始憂鬱,繼母搬進家裡來,母親自殺,亦即母親的死與父親把繼母帶入家門有關。聽到這裡,你以為她應該對父親充滿怨恨,但是她沒有。

我提出好奇,她說:當母親過世,她看到父親落淚,知道父親有悔意(很多孩子就是這麼容易原諒父母,只要父母一點真實的悔意)。
 
我們以為個案應該有的「創傷」,很多時候也可能是治療師自己的,不一定是個案的。很多時候在諮商中我看見孩子之所以很快就原諒,他們想要的不是恨,而更多是想要失去的愛。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0M5onnz.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0189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二林憂鬱症看什麼科和美味覺異常治療中醫中州科大附近推薦睡眠品質變差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大城口乾、口渴改善中醫診所 伸港肌肉緊繃看什麼科 網友都推薦到這間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社頭容易冒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二林睡眠障礙門診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網友都推薦的草屯中醫診所,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伸港胸悶改善中醫診所 溪州白天沒精神治療中醫 把脈超神的南投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大城心悸中醫推薦 芳苑憂鬱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當地人都推薦的草屯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優惠商品開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